首页 >> 硅橡胶

重点评论 中国太阳能产业真相news起动器.solarbe起动器.com起动器

方桩机械网 2022-09-07 12:37:41

重点评论 中国太阳能产业真相

急切寻求新的产业投资机会的民营企业家们将资本猛烈地砸向炙热的光伏产业。他们能如愿以偿地获得预期的高额回报吗?

文 Ada Qin、Rice Mi和Rachel Lu

原题目《太阳能真相》

江苏宜兴的蒋彭曾是一家电动自行车制造企业的董事长。两年多前,已经积累了数千万元资本的蒋彭面对电动车行业的激烈竞争想到了寻找新的商业机会。无锡尚德电力(NYSE:STP)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并瞬间诞生了中国首富施正荣的消息昼夜间传遍大江南北。眼看着近在咫尺的无锡尚德创造的奇迹,蒋鹏怦然心动。他下定决心:将数千万资产投入到炙手可热的光伏产业。

蒋彭迅速找到了中国太阳能学会秘书长孟宪淦的联系方式,并随即致电这位已经与太阳能打了30多年交道的业界泰斗——告知其伟大的计划并询问该如何开始。“除了资金,你能否还能说出一、两点你觉得你可以在光伏行业生存并且发展的优势吗?技术?人才?市场?”孟宪淦直截了当地问道。尽管面对孟宪淦的质疑,当时的蒋彭无言以对,但他仍然坚持要去试试。“建议你一定要去做一番彻底而详细的调研再下手。” 身为旁观者的孟宪淦无奈地说,调研的结果让蒋彭最终放弃了投资光伏的计划。

在“尚德效应”之后,中国的民营企业投资光伏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两年多来,接听民营企业家们打来咨询光伏产业投资机会的电话已经成了孟宪淦“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其中传统制造业——如服装、纺织行业的民营企业家热情更高,乃至山东的毛巾生产厂、浙江海瓶贴标机宁的皮革制品厂都跃跃欲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垂涎“高科技”、“高回报”的绿色产业无可厚非。自无锡尚德率先在海外上市以来,短短两年内中国大陆已经有9家光伏企业成功在海外挂牌,这其中不乏脱身于传统行业的民营企业。

然而,这些看似风头强劲、并在迅速扩张产能的海外光伏上市公司暗地里却都面临发展、乃至生存的挑战。以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商为例,据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European Commission JRC)于2007年9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受上游硅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2006年中国光伏电池、组件厂商全部产能的实际使用比例仅为35%。相比之下,日本和欧洲厂商的产能实现率则分别达到了77%和61%。

2007年,上游硅原料的紧张局势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据去年5月在美国上市的南京中电光伏公司(Nasdaq:CSUN)市场部经理王立立透露,目前中电光伏6条生产线的产能已达192MW(兆瓦),不过预计2007年全年的发货量恐怕仅为78MW至83MW。在去年第二以及第三季度,中电光伏分别出现了数百万美元的净亏损。导致亏损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生产太阳能电池必备的硅片原料。由于没有长期稳定的上游原料供应商,中电光伏倍受硅片价格疯涨的煎熬。在中电光伏去年第拆装家具3季度披露的财务报告中,硅片的成本已经占到了生产总成本的89.2%,而产品的毛利率已经从原先的超过16%降到了5%以下。上市后仅几个月,中电光伏便在美国被投资者以“未在上市材料中披露原材料短缺”为由遭遇集体诉讼。

事实上,即使已经稳居全球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第二位的无锡尚德电力也不得不为寻找硅原料而奔波。2007年尚德电力的产能已达540MW,出货量为364MW,而到2008年尚德计划将产能再翻一倍,扩张到1GW(1,000MW)。另一家在中国占据光伏电池产业链条多个生产环节而颇具实力的天威英利(NYSE:YGE)也计划将产能从目前的200MW大幅提升至600MW。对硅原料的争夺在2008年可能会变得异常激烈。

为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与“某家”硅原料厂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成了江苏的林洋新能源(Nasdaq:SOLF)对外发布最为频繁的消息。为取得上游硅原料,林洋新能源通过其母公司参股国内新建的多晶硅生产商徐州中能,但又因该公司未能兑现其在2007年供给林洋5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承诺而不得不取消了与他们的长期合作关系,并转而投向其它国际厂商的怀抱。据估计2007年林洋新能源的产能使用量低于35%,其目前光伏电池和电池组的总产能已经达到240MW。

光伏产业发展的焦点直指最上游的硅原料供应商,而他们也的确成了光伏产业链上的宠儿。据瓦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Wacker Chemie AG)最新公布的2007年年报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业务年度里,这家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市的化学集团的销售额和利润双双创下令人侧目的新纪录,而导致纪录诞生的决定性因素是瓦克多晶硅部门向光伏产业的扩张。与2006年相比,瓦克多晶硅产量增加了30%,达到了8,100吨,全年销售额高达4.57亿欧元,增长40%。尽管能源成本增加,其息税前利润(EBITDA)仍然达到1.82亿欧元,猛增54%。

目前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原料的供给仍然掌握在以瓦克化学为代表的7、8家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手中。这些公司多半是曾经为半导体行业服务(半导体几多晶硅纯度要求一般为12个“9”,而太阳能电池级多晶硅的要求为6个“9”)的全球化工行业巨头,在他们背后可以轻易找到陶氏化学(Dow Chemical)、日本三菱(Mitsubishi)的影子。

按照太阳能电池近5年来的平均复合增长率35%计算,2007年全球共需太阳能多晶硅3.375万吨,2008年则需4.55万吨。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导致的硅料用料减少,2008年太阳能多晶硅料需求仍将达到4.1万吨。根据目前的全球的产能状况,2008年多晶硅的供应将依然紧缺。巨头之一的美国HSC公司(Hemlock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的多晶硅产能将从目前的1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1.45万吨,预计2010年扩产至1.9万吨;另一家公司MEMC公司(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Inc.)的产能也将由4,900吨提高至2009年的8,000吨——中国的尚德电力与其签订了10年的供货合同,作为交换,MEMC取得了购买尚德4.9% 股份的优先权。

然而,为了长期把控国际硅原料的供应市场,化工和半导体巨头们一方面在产能扩张方面相当谨慎,另一方面集体达成了技术保密和不对第三方转让的协议。然而,相对于目前光伏产业下游电池片和电池组件仅10%左右的利润率,高纯度多晶硅原料超过30%的利润率足以让不少目前仍然缺乏技术、经验和人才的中国企业家们开始“冒险行动”。

位于江西新余的全球最大硅片生产商之一的赛维LDK(NYSE:LDK)在去年8月宣布投资120亿启动总产能1.6万吨的多晶硅硅料项目,包括1.5万吨的自建项目以及向德国太阳能公司尚维(Sunways AG)购买的1,000吨多晶硅硅料生产设备及技术,预计今年底以前将实现7,000吨的产能,到明年将完成全部产能的建设。

在年轻的富豪新贵彭小峰看来,投资多晶硅料是他创办LDK之初就有的想法。赛维LDK公布的2007年第四季度报告显示,其折射计全年的硅片产能已经达到420MW,预计今年产能将达到800MW,发货量将达到500MW以上。作为硅料最直接的下游厂商,原料供给对赛维至关重要。回收“半导体废料”占到了赛维目前原料供给的70%-85%,然而,如果当赛维的产量增加到1,000MW的时候,即使将全球的“半导体废料”全部回收过来也不能满足需求。“光伏电池成本中的70%-85%来自于硅料,如果要真正开始降低太阳能电池的价格,那么只有把硅料的价格降下来。”彭小峰踌躇满志地说。

中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期,当时生产厂多达20余家。由于生产技术难度大,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耗能大,成本高,绝大部分企业亏损而相继停产和转产。国际厂商的成本仅为每公斤25美元左右,几年前售价仅60-70美元;而中国厂商的生产成本就已经超过国际市场的售价。到1996年,中国仅剩下4家多晶硅厂,合计当年产量为102.2吨,产能与生产技术都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

对于硅料产业,业界公认的最小经济规模为1,000吨/年,最佳经济规模在2,500吨/年。然而,由于多晶硅的价格已经从2005年底的80美元/公斤落地灯狂涨至去年的顶峰值达400美元/公斤,年产量仅230吨的四川新光硅业多晶硅原料公司在2007年创造了8,000万元的利润。不过,彭小峰对几百吨的项目却嗤之以鼻,“目前国际厂商都在上数千吨乃至上万吨的硅料项目,一旦太阳能硅料市场出现风吹草动,那些几百吨的工厂就会立刻失去生存空间。”彭小峰解释他上万吨级硅料项目的原因。事实上,去年一年中国的多晶硅产量仅1,100吨左右。

闻风而动的企业家们在过去一、两年中纷纷宣布投资硅料项目。据初步统计,截止到2008年3月,中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布局投资超过了30个多晶硅建设项目,如果按计划全部投产释放,那么几年后中国的多晶硅产量将超过14万吨,相对于目前的市场需求,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资金门槛似乎对这些民营企业家已不是问题。然而,怀疑这些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专家不在少数。

最大的挑战仍然在于硅提纯的技术差距。据《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最近的一篇名为《中国成为“绿色王国”的阴影》(China Faces Dark Side of Getting Green)的文章披露,多晶硅料厂商洛阳中硅由于没有掌握尾气回收处理技术而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从目前来看,无论是中国的硅料技术,还是从前苏联引进的技术,最大的技术壁垒仍然在于尾气回收利用技术。利用化学的方法在高纯硅提炼过程中会产生四氯化硅、三氯氢硅(Trichlorosilane)以及其它易爆及有毒的尾气,如果不能有效地回收利用,不仅会对环境构成无可挽回的污染,更会造成巨大的原料浪费(尾气中含有未提纯的硅)。

似乎是有意回应国际上对中国硅料项目的质疑,赛维LDK最近发布了一则表明自身环保立场的消息,称“正在建设的多晶硅项目采用了被证明是西方最先进的循环回收技术。它的循环装置可以将废弃的四氯化硅回收并将其转换为三氯氢硅进行再次使用。”

“到底能否做到只能拭目以待。”孟宪淦说。除了在建的1.5万吨硅料项目外,赛维另外从德国尚维购买设备而建设的1,000吨硅料项目将于今年底开始完成建设。奇怪的是,在去年德国尚维公司向赛维LDK售出两条多晶硅生产线后的两个月,就购买了另一条同样产能——1,000吨的多晶硅生产线,并宣称2009年达产。

由于技术差距造成的生产成本的提高也应该是投资者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在中国提纯单位多晶硅的耗电量是国际厂商的两倍,甚至还多。”孟宪淦说。而作为企业来讲,硅料项目的高风险还体现在投资巨大且项目建设及回收周期长两方面。通常一个硅料项目的建设周期长达2年,而要完全达产则需要4到5年时间。事实上,从目前公布的30多个硅料项目来看,只有极少数已经正式投产,不少项目只是放了个风就不见了踪影。

硅原料短缺的状况将投资者们推向了太阳能电池的另一块市场——薄膜光伏电池。据欧盟委员会的报告预计:薄膜电池在过去两年中的增速高达80%,2006年发货量已经达到196MW。而据欧盟委员会预计,2010年薄膜电池在光伏电池中的比例由2006年的8%增加到25%,乃至30%并不是没有可能。全球最大的晶体硅电池制造商日本夏普公司就宣布到2010年会将薄膜电池的产能提升至1GW。

晶体硅光伏电池(可分为单晶硅电池和多晶硅电池)与薄膜光伏电池(Thin Film)是商用太阳能电池的两大类别。薄膜光伏电池是在廉价的玻璃、不锈钢或塑料底衬上附上通常厚度只有几微米的感光材料制成。比起用料较多的晶体硅电池,薄膜电池的最大优势就是成本低廉、价格便宜。根据附着材料的不同,常见的薄膜电池包括非晶硅(a-Si,硅基薄膜电池)、铜铟硒(CIS、CIGS)和碲化镉(CdTe)。

成立于1999年,并于2006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薄膜太阳电池生产商第一光伏公司(First Solar, Nasdaq:FSLR)就是一家生产碲化镉薄膜电池的美国公司。如今这家备受追捧的光伏公司的股票的股价已经比上市时翻了10倍,股价突破200美元。目前,他们正在急速扩张,从2005年的25MW的产能增加到2007年的277MW ,预计2009年的总产能将突破900MW。而第一光伏公司自豪地宣称“创造了光伏行业每瓦最低的生产成本”。

“绿色友好”的光伏能源大规模成为替代能源被人们利用的最大障碍在于高昂的成本,单位发电成本是煤电成本的10倍以上,而为太阳能电池降价始终与常规能源成本靠近是光伏发电追求的目标。尽管第一块非晶硅太阳电池1976年才被研制出来,但1980年就实现了商品化。如日本三洋电气公司1980年利用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率先制成计算器,随后便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把产品打入世界市场。到80年代中期,全球光伏领域出现了硅基薄膜、多晶硅、单晶硅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由于硅基薄膜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低(通常大面积薄膜电池稳定的光电转换效率仅为5%-8%,而晶硅电池则在15%左右),而且存在电池效率的光致衰退效应,所以在造成硅基薄膜电池的产量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间处在停滞不前的徘徊阶段,直至国际上开始提高硅基薄膜电池稳定效率的技术革新。

直至2003年底,中国量产的薄膜光伏电池生产线仍然只有哈尔滨克罗拉电力公司从美国引进的一条1MW生产线。由于技术老化,设备陈旧,据说这条当时花了4,000多万元引进的生产线至今尚未收回投资成本。然而,伴随光伏产业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硅原料捉襟见肘局面的凸显,薄膜电池又重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006年6月,半导体行业出身的孙嵩泉博士和合作伙伴陈良范博士从美国硅谷回到中国安徽创办了专门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普乐新能源有限公司。“当时在有些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我想去试一把,”孙嵩泉回忆说,“在美国半导体行业20多年的经验以及我的专业——真空镀膜,加上合作伙伴在美国薄膜电池领域20多年的经验,我想我能把薄膜电池的成本做得很低。”1年后,普乐的第一条5MW非晶硅电池生产线顺利投产。令人惊奇的是,从设备设计、制造到安装调试和工艺开发,普乐新能源全部自行设计完成。“在市场上购买这样一条薄膜电池生产线大概需要1.2亿元,而我们只花了5,000万元,并且质量优于同类进口生产线。”孙嵩泉颇为自豪地说。

事实上,国内一批晶硅电池的制造商也将触角伸向了薄膜电池领域。2006年,尚德电力在上海投资6,000万美元开始建造薄膜电池生产基地,并且从设备生产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定购生产设备。此后,天威英利、赛维LDK也纷纷开始向应用材料公司订购生产设备、筹备涉足薄膜电池领域。而应用材料公司最近接到的最大一笔订单来自苏州,总金额达19亿美元,但订购公司的名称却没有透露。

一批传统行业的民营企业面对薄膜电池的机遇也毫不退让。南通强生光电董事长沙晓林原本经营着一家年销售收入约8,500万美元的手套公司——强生手套有限公司。2006年,他越来越感觉这个劳动密集型的市场潜力有限,于是便探讨寻找新市场的可能。在光伏产业兴起的背景下,他也看到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商机。去年底,他高调宣称要在3年之内投资20条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并实现500MW的产能。“我要在3年内把光伏电价降到每度电1元人民币。”沙晓林称。据沙晓林透露,强生光电从美国引进的第一条25MW的生产线已经开始投产。他的目标是在“今年底、最迟明年初”在纳斯达克上市。

然而,孟宪淦对于民营企业大规模进入薄膜光伏电池行业的举动提出了质疑。“首先,薄膜电池的设备投资几乎是晶硅电池设备投资额的10倍;”孟宪淦说,“其次,薄膜电池的市场接受程度还有待考证,毕竟目前晶硅电池已经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由于初始投资金额巨大,投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投资回报周期比起晶硅电池要长得多;而且刚刚兴起的薄膜光伏电池的设备更新周期可能非常快,这对投资者来说又是极大的风险。

孙嵩泉提出了薄膜光伏电池销售市场的疑问。至今为止,中国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依靠薄膜光伏电池作为动力提供的成功案例。“如果要薄膜太阳能电池出口到欧美国际市场,那么通过国际IEC认证就是一个很高的门槛,而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家能够拿到这个通行证,包括普乐新能源也正在认证的过程当中。”孙嵩泉透露说。不同于晶硅电池生产从硅原料到电池组件有一个很长的产业链,薄膜电池的生产环节要简单得多,但生产工艺却相当复杂。“人才、技术和管理都是决定能否在这个领域生存的关键因素。”孙嵩泉强调说。为了在技术上保持领先优势,普乐将在今年启动转化效率更高的微晶硅项目(稳定的转化率达10%),而由于掌握了设备制造的优势,将原先的非晶硅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对普乐新能源来说要轻松很多。目前他们已经开始安装调试新扩建的5条5MW非晶硅电池生产线,计划在今年实现30MW的产能。

在光伏产业的“高昂利润”和“政策鼓励”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似乎还没有完全清醒地意识到进入这个行业的风险。江苏高邮的民营服装企业——扬州蒙赛尔服装公司最近刚刚宣布转产光伏行业,成立了江苏腾大光电优先公司,并已经订购50台单晶硅炉,准备从事单晶硅拉晶切片的生产。“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现在已经不属于政府强烈支持的行业,而光伏产业属于高科技环保行业,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腾大光电办公室主任胡中文透露说。

孟宪淦用“悲壮”二字来形容仍在不顾一切埋头拼杀于光伏行业的民营企业。“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包括经济代价以及环境代价;”孟宪淦坦诚地说,“光伏行业的确充满了机遇,然而这样的机遇并不属于所有的投资者。”

特别声明: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仲巴海尔油烟机维修
荔波咖啡机维修
眉县手表维修
田林宝齐莱手表维修
友情链接